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中美会谈倒计时,中方2字定调,为了见一面,美财长专程赴瑞士!防水[17P]

| 人围观 |

volume2025-05-10 17:37:00

为了和中方高层见一面,美国财长贝森特专门飞了趟瑞士,而中国只甩出俩字——‘接触’。

这场被外媒紧盯的中美会谈,背后真相扎心了:美国正被自己加征的关税‘打脸’。

数据显示,美国老百姓每年因对华关税多掏8147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却贡献了全球52%的产能。

嘴上喊着‘脱钩’,身体却很诚实? 这场博弈,谁在硬撑,谁在真急? ”

1. 美国被关税“反杀”

美国加征四年的对华关税,正在变成扎向自己的刀。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因中国商品关税,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多支出8147美元,其中婴儿奶粉涨价34%、自行车涨价21%。

美国零售联合会公开喊话政府:“这些成本90%转嫁给了消费者! ”连特斯拉CEO马斯克都承认:“上海工厂是救命稻草,没有它,公司早破产了。 ”

更尴尬的是,美国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暴跌62%,但中国自研芯片产能反增40%。

美媒《华尔街日报》直言:“关税没能阻止中国,却让美国企业丢了市场。”

2. 美财长“打飞的”求见面

对比双方行程,美国的急切藏不住了。

中国高层这趟欧洲行要跑瑞士、法国,和各国谈合作,见贝森特只是“顺路”。

而贝森特呢? 美国财政部官网上,他的行程只有瑞士一站,说是要“跟进国际会议讨论”。

但知情人士透露,会议两周前就结束了,这趟分明是专程来堵中国。

更打脸的是,贝森特被记者问“谁先打的电话”时,支支吾吾说“没有谁先打”。

按特朗普团队一贯作风,如果是中方主动,早吹成“重大胜利”了。

3. 中国为啥只肯“接触”?

中国商务部用“接触”而非“谈判”定调,绝非文字游戏。

2021年中美天津会谈时,中方就明确谈判前提:取消全部加征关税、不得干涉内政。

这次商务部再度强调:“不会牺牲自身利益,也不会牺牲国际公平。

”翻译过来就是:美国不取消关税,免谈!

再看实际行动: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对东盟出口暴涨18.7%,东盟超越欧美成最大贸易伙伴。

手里有牌,自然不慌。

4. 美国内部快绷不住了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核心通胀率连续三个月超5.6%,其中中国商品密集的服装类涨价9.3%。

美联储加息压通胀,结果硅谷银行等三家金融机构接连爆雷。

更致命的是债务炸弹。

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2024年联邦债务利息支出将达1.2万亿美元,超过军费开支。

共和党议员格雷格·墨菲公开警告:“再不对华降关税,明年经济得崩盘! ”

临近中期选举,特朗普被逼到墙角。

农业大州艾奥瓦的农民集体抗议:“中国停购大豆后,仓库堆到爆仓,价格跌回2008年! ”

5. 谁在说谎?

一边求见面,一边捅刀子——美国这波操作为了啥? 5月初,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刚宣布“考虑豁免352项中国商品关税”,转头又给中国22家企业贴“黑名单”。

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报告揭底:67%在华美企反对中美脱钩,但白宫逼他们“二选一”。

苹果公司被曝偷偷把AirPods产线转回中国,因为越南工厂良品率仅50%。

最讽刺的是,美国一边炒作“中国产能过剩”,一边从中国狂买光伏组件。

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2023年进口的中国太阳能板同比增长47%,足够给500万户家庭供电。

6. 中国给各国打了个样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RCEP生效首年,中国与成员国进出口额突破12万亿。

印尼学者在《雅加达邮报》发文:“中国证明不靠美国也能活得更好,我们凭啥当炮灰? ”

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私下承认:“效仿美国加关税? 德国车企第一个跳脚! ”毕竟宝马35%的销量靠中国,大众安徽工厂刚投了231亿。

日本经济新闻算过一笔账:如果追随美国对华芯片禁令,日企将损失540亿美元,相当于索尼+松下一整年的利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