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曹操说”频道,同名视频。关于老毛的风评,其实还有很多。今天只是讲讲他勾结日本的历史。如果大家感兴趣,日后再启文详细分析。
关键词:
中共、日军、日本、情报、重庆、中国、国民党、政权、特务、延安、国军、国民政府、抗日根据地、知识分子、统一战线、军统中统、南京大屠杀、政府组织
正文:
1957 年,贵为中国元首的毛泽东主动邀请了一位,当年在二战中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退役日军将领远藤三郎访华,并亲自接见。这对通晓外交礼仪的人来说是极不寻常的。远藤三郎此人曾在 1941 年根据一份绝密情报组织轰炸机对蒋介石进行斩首行动,并差一点成功。远藤三郎也没有想到自己退役后会接到来自中国周恩来的亲自邀请,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真正邀请他的人还是毛泽东。
毛泽东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了,而远藤三郎不过是一个退役的少将,只能算是中级军官。虽然他参加了全部侵华的军事行动,但是在战后日本军阶地位比他高的大有人在。
正常来说,毛泽东应该连他名字都没有听过,现在怎么会主动邀请他来中国,并且破例会见他?毛泽东和远藤三郎还有一个特殊的见面仪式。远藤三郎把他祖传的日本军刀献给毛泽东,毛泽东则回赠给他一幅齐白石的竹子国画。而且也就是这次会见,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来日本进攻中国是好事情。中共反而要感谢日本皇军侵华。
此后多年对每一位来访的日本客人,毛泽东都是这样说。一直到 1972 年,他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再一次说。日本皇军打进来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是个好事情,你们不用道歉,我们要感谢你们。感谢的方式就是不要你们战争赔款。
一切要从上世纪 30 年代说起。
1937 年8月 13 日,中日百万大军在上海进行了惨烈的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浴血苦战 3 个月,终于不敌装备精良的日军上海市区除租界外全部陷落。日本攻在上海之后,立即大举征兵。
1937 年9月, 16 万日军在浙江和上海附近的沿海登陆,并开始向南京快速推进。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危在旦夕。 1937 年 11 月底,日军向南京发起总攻,到 12 月 13 日南京陷落,日军在南京对守城的军人和南京平民进行了大屠杀。对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来说,这无异于一场梦魇。
蒋介石最后退守重庆。陪都日夜惨遭日军狂轰滥炸,繁华的市区大半化为废墟。血渍遍地,火光流天,惨毒之状,罄竹难书,中国半壁江山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废墟与火光之中,民众在死亡线上痛苦的挣扎。日军侵华,给万里长征逃向中苏边境的中共苏维埃政权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机。嘹亮的歌曲在延安上空激荡,动感的秧歌、腰鼓,在广场上尽情挥洒着。共产党领导下敌后根据地的豪情,南泥湾的大生产以及边区的鸦片贸易为陕甘宁边区的中华苏维埃政府带来了财富与利润。
从临汾运城机场起飞的日本军机不断对西安、兰州等国统区城市进行轰炸。
然而日本军机却对近在咫尺的延安置若罔闻,日军为何不轰炸延安?日本作为战败国,战前的资料已经全部解密。东京福祉大学教授 远藤誉 根据日本外务省的解密档案,写成了一本《毛泽东 跟日军勾结的男人》。给出了一个让世人瞠目结舌却又在意料之中的答案。


1937 年日中全面战争开始后不久,毛泽东就向上海和香港派遣中共特务与日本外务省旗下的特务机构岩井公馆的 岩井英一 日本陆军参谋部特务机构 梅机关 的影佐祯昭 等接触,并在随后建立了深度合作。向日军提供蒋介石的国军情报。并与日军打。成了华北停战双方联手抗蒋。
中国大陆官方对此解释说,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抗战胜利,收集日本秘密情报。为八路军、新四军和日本作战发挥了作用。但当事人岩井英一的回忆录《回想的上海》中则明确的说,中共特务把通过国共合作得来的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的情报提供给日方,目的存在弱化国民党的意图。

让我们把目光移到八九十年前的亚洲明珠 上海。
尽管战火纷飞,但日军占领下的上海租界仍旧被称为孤岛天堂。依旧是灯红酒绿,南风清凉,飘荡着脂粉气的空气中荡漾着夜上海的靡靡之音。
然而,舞步轻盈下,却是各派间谍势力的暗流汹涌。当时上海有日军参谋总部的间谍机关梅机关。日本外务省的间谍机构岩井公馆。汪精卫政权的 76 号、重庆国民政府的军统、中统。
延安的中共特工人员潘汉年、袁殊、关露等等。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外务省特务情报组织的特别调查所于 1938 年4月在上海宝山路成立。特别调查所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岩井英一统领,所以也被称为岩井公馆。战后,岩井英一逃过了东京大审判,活着回到了日本,并根据他当年在上海的经历撰写了一本回忆录《回想的上海》,详细的回顾了延安方面与日本合作的经过。
1932 年岩井赴任上海后,因汉语流畅,负责接待中日双方 20 多名记者,包括后来被称作五方间谍的新生通讯社的中国记者袁殊,两人由此认识。 1935 年6月,岩井解救了被国民党逮捕的袁殊,两人建立了私人交情。
岩井虽然知道袁殊多重间谍身份,但并不介意并援助袁殊再次留学日本,直到西安事变后才回到中国。岩井本人也在 1937 年回顾, 1938 年2月重返上海,并很快建立了岩井公馆。
岩井公馆分政治、情报、文化、武装四个部门,主要针对重庆的国民政府进行情报收集,为日本侵华战争做决策参考。岩井全权委托袁殊组建新党,并说为了达成全面和平的共存共荣,日中新关系理念。
不光是党名,还要以真正理解这一理念的民众知识分子为对象。前身是南衣社、中统团以及其他党派相关者、共产党员等都不要紧。
结果袁殊真实身份恰好就是中共党员,因而招募了大批中共地下党进入了这个新党,而所有的经费由日方支付。不过最终新党运动演变成了“兴亚建国运动”,变成了掣肘汪精卫政权的另外一个汉奸党。这个时期,袁殊还把匿名胡跃明,直接在毛泽东指挥下从事特务活动的中共特务头子潘汉年介绍给了岩井。袁殊给岩井介绍潘汉年,按照中国人的交际习惯,先小小的吹了个牛,形容潘汉年的地位相当于周恩来。袁殊当时是这么跟岩井说的,有一位中共的很着名的人想跟你见面,他是跟周恩来一样比较高层的人,然后说他的化名是胡跃明。但是他本人实际的名字是潘汉年,但袁殊又说你得假装不知道潘汉年这个名字,只知道胡跃明,所以见面的时候叫他胡跃明就行了。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接触,潘汉年就没有掩饰自己身份,完全是以共产党的身份跟日方接触。于是在上海虹口的一家日本咖啡馆里,潘汉年与岩井相见,开启了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的深度合作。
其实,日方完全想不到,中共特务会主动跟他们接触,而且直接找到外务省系统的这个情报机关。所以岩井英一最初非常吃惊。岩井在《回想的上海》中描写首次见潘汉年的印象,是非常稳重的知识分子。却又是潇洒的都市人,令人生出好感。
抗战期间曾任中国新闻社记者的老报人顾雪雍,在《我所知道的中共五方特务袁殊》一文中写道,潘汉年和岩井会见之后,随后在中共另一位特工袁殊的陪同下,与日军派驻中国的最高特务机关梅机关的首脑影佐祯昭,举行会见。岩井和影佐知道潘汉年不是一般情报员,而是毛泽东的特使,因此对潘汉年特别重视,不但给他发了特别通信证,让他以胡跃明的化名按月在岩井公馆领取大量的活动经费,还在当时上海最高档的汇中饭店开了房间给他居住。在日方为潘汉年举办了欢迎盛宴后,双方会谈了三天,达成了重要默契,并写了会议纪要。
潘汉年与日本间谍机构会谈的主要内容是。
日军与中共部队停止一切的军事对立行动,互相和平共处。中共负责保护铁路的交通安全,不得破坏,中共可以到日战区采购战略物资,对中共开放长江封锁线,中共人员物资可以顺利在长江两岸通行等等。
这些默契使日军和中共双方都获得了极大好处,日军不再受中共部队的威胁,得以抽调大量兵力。通过铁路进攻位于西南的国军和东南亚的盟军。
中共者不再担心日寇扫荡,开始在日战区后方主要是农村地区,扩大根据地,大大扩张的地盘和军力。为后来推翻国民党政府奠定了基础。而岩井的回忆录也明确的说明,此后每次都是潘汉年求见,提供国民党政府和国军情报,且以岩井公馆作为据点,扩大中共在上海、香港的间谍活动,这说明中共和日军的合作从头到尾都是中共主动的。
而且在这件事情上。潘汉年还代表中共从日方拿到了大量的金钱。
潘汉年向日方提供国民党的军事情报,日方则每月向潘汉年支付 2, 000 港币,这是一笔毫无疑问的巨款。当时的 2, 000 港币相当于一个香港基层公务员 5 年的年收入,也就是说,日本方面一年要为潘汉年支付一个香港公务员 60 年的收入。
后来潘汉年又提出要在香港发行杂志,扩大影响力,要求岩井,再提供1万港币,这笔钱后面日方也如数支付。
日本支付的费用大部分来自于外务省的机密费,支付的总额达 30 多亿日元,换算下来,按照当时的汇率超过 2, 500 万美元。我刚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也吃惊的不得了,还反复确认了。他确实就是这么写的,现在的话这个数字恐怕要乘以很多倍。换句话说,中共延安方面派到上海的特供经费基本上都是日本的外务省间谍机构所提供的。当时日方的外务省官员里面使用外务省机密费最多的人就是岩井,而这些费用基本上都是拨给了中共的情报人员,不过因为没能合理的控制经费。给中共实在是给的太多了,岩井英一也付出了代价。他后来被从上海的领事馆降级到了广东的领事馆去工作。
这里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倍感荒唐的事。由于中共派了很多的特务到岩井公馆驻点办公,导致岩井公馆的很多机构被中共特务占领了,成为了中共特务在上海活动的一个据点。日本外务省的间谍机关岩井公馆成为中共特务的一个据点。说出去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却是事实。
不过,因为双方共同合作打击国民党。所以发生这种事实际上却又是很合理的。毛泽东什么时候开始想和日军勾结呢?
根据各方的资料来看,毛泽东应该是在红军长征时就开始了这个计划。 1934 年中华苏维埃 政权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逃亡,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行踪不定,最后落脚陕北,兵力只剩下3万多人。
这就是中共一直鼓吹的长征,后来宣传成为北上抗日。但是稍微有地理知识的人都知道。
当时日军在东北,延安离沈阳 1, 700 多公里,南辕北辙。红军连日军的影子都看不到,抗日更是无从谈起。其实根据中共党史的资料,长征一开始的目的是还要继续西进,跑到新疆一带的边境处,因为在那里可以更容易得到苏俄的资源。然而即便如此,中共也是岌岌可危。甚至如果不是各路军阀并不同心,故意边打边放,把中共赶往其他势力的地盘,红军甚至没有办法走到陕北。也就是在生死存亡之间,毛泽东诞生了利用日本对付国民政府的想法。毛泽东的前秘书李锐在回忆中证实,毛泽东当时主张中共和日军夹击国民党军。他说,一些同志认为日军占地越少越好。
后来才统一了认识,让日军多占地才是爱国,否则变蒋介石的国了。国中有蒋日我三国志。 1935 年的瓦窑堡会议,中共官方宣称是提出了抗日统一战线,毛泽东做了长篇讲话,动员全国抗日。
但是毛泽东的全部讲话内容从来没有披露,这是很罕见的。要知道更早很多中共领导人的讲话,今天都是可以查到全文的。原来毛泽东的这片讲话中并不是讲抗日,而是讲如何保存实力,不要跟日军发生正面冲突。
梅良眉 所做的《对日抗战期间中共统治策略研究》,其中有毛泽东对八路军的秘密指示。
毛泽东在里面提到,中日之战对共产党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我们要实行这么一个政策, 70% 发展自己, 20% 妥协, 10% 对日作战。谢幼田在《中共壮大之谜》 里面也提到了毛泽东在 1937 年洛川会议上的这个讲话,其中同样有70%、20%、10%的数字。

如今在台北的国家图书馆还有一份原始资料。显示 这是当时毛泽东的命令。这份文章的来源是曾经在八路军独立第一师杨成武部下的骑兵连担任过书记的李法卿,他在 1940 年逃难的时候,对外说出了毛泽东对八路军下达的秘密指令。共产国际驻延安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在《延安日记》中也记载了国共合作后,中共为了发展武装力量,善后夺取全国政权,严格规定一分抗日、两分应付、七分发展。这个总体方针是出自于毛泽东之手,是中共任何组织、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

同样,在日本外务省对外解密资料中,有潘汉年向日军提供的情报。里面也可以佐证这件事。
这份机密文件来源于日本外务省保存的昭和 15 年,也就是 1940 年3月 23 日的机密第 795 号情报,标题是《关于新四军的作战经过和建军工作》。根据岩井回忆录,这份报告是 1939 年秋,也就是他首次见潘汉年不久,有一天,随口委托潘汉年写一份中共内部的情况和未来动向的报告书。
他原以为潘汉年会拒绝,没想到潘汉年一口承诺,并在不久后提交。原来,岩井英一向潘汉年索要中共内部的情报,只是为了试探潘汉年。如果连自己军队的内部资料也可以提供的话,岩井就可以相信潘汉年。
潘汉年也在顺利过关后,向岩井提出了中共和日军之间的停战合作问题,但也正是如此,留下了中共假抗日的证据。毛泽东做出这样的指示。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他知道如果自己去跟蒋介石争政权的话,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借助日军的力量来削弱国民党,当日军把国民党打得奄奄一息的时候,他才可能取得政权。只是毛泽东对内部党员说要拿出 10% 去抗日。
其实最后连 10% 都没有,反而是跟日本勾结在了一起,做着汉奸卖国的事情。其实在潘汉年出面以前,毛泽东就通过国统区的一些地下党组织跟日军取得了一些联系,但是日军一开始并不相信。
直到后来毛泽东派出了一些中共方面的高层,特别是中央特科的领导人潘汉年出面以后。并说明是受毛泽东亲自指派,这才打开局面,最后一步步开始合作起来。现在毛粉有一种说法,说毛泽东不可能亲自派潘汉年去和日本的间谍机关联络。毛泽东的位置很高,是中共的第一把手,潘汉年毕竟跟他的级别相差很大。然而,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毛泽东年谱》里,明确有记载,毛泽东长期绕过很多人,对潘汉年直接进行工作安排。《毛泽东年谱》里有 30 多处毛泽东致电给潘汉年的记录,甚至还记载毛泽东有一天叫潘汉年过来,然后亲自给了他一个特别任务。这可是中共官方的权威记录,板上钉钉的事情,狡辩不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这是毛泽东派遣延安特工打入日本间谍内部来获取日军的情报呢?首先不符合逻辑,如果只是这种事情,那只能算是很常规的任务,没必要毛泽东亲自来操作,周恩来甚至周恩来下属都可以安排。另外,岩井英一是外务省的人,外务省那里没有军事情报。在《回想的上海》中明确写道。潘汉年向岩井英一提出了停战。由于岩井一点都不知道日本军事方面的情况,所以只好把潘汉年介绍给了影佐祯昭。潘汉年于是开始跟影佐交涉,所以岩井公馆里基本上就不会有日本方面的军事情报。中共把大量特务派到岩井公馆,除了出卖情报,一起合谋对付国民政府,干不了其他事情。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惑,外务省是日本的外交部,怎么会一点军事情报都没有?因为二战时的日本情况非常特殊。
日本政府和军部是平行的,而且好几次少壮派的军人。还把主张和平的日本政府大臣给屠杀了。甚至发生过军人直接冲到首相犬养毅的官邸。把首相给杀了的事情,仅仅只是因为犬养毅反对侵华。所以到了后来日本政府的文官被军部欺负的不要不要的。外务省隶属于日本政府,自然不可能有任何军队方面的情报。
而且从事后的进展来看,中共显然是真心和日本在合作。根据共产国际驻延安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在《延安日记》中写道。八路军新四军事实上从 1941 年开始就停止了对日作战,百团大战是最后一次对日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得到指令,一律不准对日进行作战行动,包括受到攻击便要撤退。事实上,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也是违反了毛泽东的军令,导致取得了重大战果,却在战后被组织批判了几十天才消停。毛泽东当时对彭德怀非常的震怒,他批评彭德怀说,你这一是暴露了中共的实力,另一方面这样跟日军拼的话,不利于将来取得中国的政权。
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在《延安日记》中说。毛泽东嘴巴上赞成民主统一战线,却用权力使统一战线解体。毛泽东对抗日势力的分裂负有主要责任。国共分裂是一个不祥的现实,这自然有利于侵略者。毛泽东破坏全国联合抗日的政策 等于给日本增加了几十个师团的实力。彼得夫拉基米洛夫还在《延安日记》中回忆了自己在新疆中共抗日根据地的见闻。我到新疆贺龙部队去了一次,众多的贺龙部队包围了一个驻有少量日军的村子。我问士兵为什么不消灭这些日军,士兵们回答,上面叫我们不要惹他们,他们也不惹我们。
八路军就这样与日军和睦相处。八路军的宣传是针对国军,未来的军事行动也是针对国军,这样就使日军的作战行动几乎全部获得了成功。我到前线去后,深信中共领导阶层无意对日作战,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基地的良机。
他们让日本人与国民党对抗。如果日军击败国军,中央政府的权力受到破坏,八路军便立即渗入到那里。如果必要的话,便干掉统一战线的战友来掘夺政权。
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甚至还无意中看到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毛泽东与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持着联系。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的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结果这个事情还引发了一个小风波。
彼得夫拉基米洛夫刚看到电报的时候很气愤。在《延安日记》中记载,领导人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可以说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岗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需要它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下,畅通无阻的往返于南京与新四军总部之间。
然而领导人却要做出打日本的样子欺骗 莫斯科,大家注意。关键是彼得弗拉基米洛夫怀疑毛泽东故意欺骗 莫斯科。叶剑英告诉了毛泽东,彼得夫拉吉米洛夫已经知道新四军发来的电报内容。
毛泽东还亲自跟彼得夫拉基米洛夫解释了很久,说明中共领导人为什么决定与日本合作。毛泽东自然不是单纯解释给彼得夫拉基米洛夫听,而是解释给斯大林听。避免被误会,中共是打算放弃苏联这个老板,跳槽到日本人的怀里。因为中共和日军的停战,所以后来日军统计当时日军因为跟中共交战死亡的人数极少,大概只有 1, 000 多人。其实中国大陆的民众小时候看抗战电影,只要带着脑子去看,也能发现中共说自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结果全是小打小闹的游击战,而且还基本上都是编造出来的。中共在抗日战争中死去的最高将领只有左权一人,左权是被流弹打中的,不是被日军的炮弹打中的。而且左权还是毛泽东的政敌。
经常跟毛泽东唱反调。平型关大捷是在日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打的,不是日军的主力部队,而是运输部队。
但中共军队的伤亡比日军还要大。林彪作为最高指挥官居然还中了一弹。后来被迫去苏联养病。
因此除了百团大战,中共和日军从来没有过正面的战场冲突。而就算是百团大战,拿到国民党抗击日军的战役面前,也一样是小打小闹。在中国抗战中,国军是真正践行了一寸山河一寸血,蒋介石的国军在抗战期间发动的 10 万人以上的会战有多少次? 22 次。大型战斗,比如台儿庄战役这个级别的多少次? 1, 117 次。小型战斗就更多了, 28, 931 次。来看一个数据,国军中陆军阵亡 1, 319, 000 人,加上失踪和负伤的共 3, 211, 000人。
空军阵亡 4, 300 人,阵亡将军 211 人,其中上将 8 人,中将 45 人,少将 158 人。中国共产党一直到今天为止,也阵亡了很多上将,但没有一个是在抵御侵略的、对外战场上。都是因为贪污腐败落马或者政治斗争被清算的。中共建国后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有哪一个是因为抗日战争中的巨大功绩而被评选上的?
可以肯定的说,一个都没有。
他们的功绩都是来自于内战,来自于杀自己的同胞。唯一沾点边的是彭德怀,但那还是他的黑历史,是被党内批评的。
日军在正面战场遭遇国军浴血抗击,甚至以日军的财力和军力不可能快速吞并中国,于是采取了以战养战、和谈诱降等计谋。南京沦陷后,日军多次派人向蒋介石谈判投降。
蒋介石在日记中称,倭寇亡我之心不死,无和平可言也。
而毛泽东则不同。为了实现他的连日反蒋的三国志战略,不但主动派人与日方达成合作,还主动联系汪精卫政权,希望达成跟侵华日军一样的停火协议。
但是中共在汪精卫政权这边反而并不顺利。很简单,汪精卫是坚决反共的。
大家可以去看我真实的汪精卫系列视频。汪精卫建立南京政权这件事的背景极其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卖国投敌,反而可以说是汪精卫的一种曲线救国。
汪精卫之前在国民党内部属于精神领袖,从他在抗战之前的过往历史来说,这是一个毫不恋权,也不贪财、不好色的人。
他历史上就是国民党全票当选的孙中山接班人,后面也曾经多次主动放弃唾手可得的权利。他也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抛弃了一切跑去做一个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卖国贼,动机竟然是出于爱国。因为汪精卫觉得,中日全面战争中国会战败。
只有一边抗战一边想办法和谈才是中国的生存之道。他跑到日本人那里,就是为了把日本占领的沦陷区拿到手里。汪精卫在建立南京政府前就跟日本人说好了,绝对不跟国军交战。政权成立之初,汪精卫曾经对日本方面的影佐祯昭和犬养健说,倘若将来贵国政府要利用我们的兵力,把我们看作是日军的一翼,让我们与重庆军队作战的话,势必会引起内战,造成同民族之间的流血牺牲,这是绝对要避免的。
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打倒重庆政府,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之合作。因此,只要能够实现和平,今后中国政权由谁来掌握不是问题。所以,将来重庆政府倘若能加入我的运动,我的目的就算是完全达到了。为此,我会立即辞职。现在我事先清楚地表明自己内心想法,汪精卫的说法令两个日本人感动不已,在回忆录中都对汪精卫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品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以至后来日军将领 板垣征四郎 想借用南京政府伪军的力量,汪精卫竟然出口威胁。如此我们的军队必反转枪口打日本军。汪精卫辞言让 板垣征四郎 碰了一鼻子灰,日后也就再也没提协同作战的事。
因此,真实的历史上。南京政府的伪军并没有同重庆国民政府的军队作战。大家去查历史上的交战记录,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汪精卫反而是积极反共的。
汪精卫。会在 1927 年之前其实是亲共的,毛泽东还曾经做过他的秘书,然而他在国共合作中认清了中共的真面目后,就坚决反共了。
汪精卫曾说,我们与日本讲和,不是怕打下去中国会被日本征服。
日本是不能征服中国的。而是怕战争延长下去,中国会亡于共产党。中国让共产党发展下去,那真的就是亡国了,中国永世不能翻身。
所以汪精卫的南京政府升的还是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只是为了区别。在上面加了个小旗子,上面写了和平、反共、建国 六个字,把“反共”都加到国旗上,可见汪精卫对于反共的执念。汪精卫不肯打国军,但对共产党的游击队是并不手软的。中国抗战史有一些很奇怪的现象,日军基本上都是和国民党在打,伪军基本上都是和共产党在打。然而因为日本和中共进行了合作,导致汪精卫南京政府在方面也是处处掣肘。比如根据追随汪精卫的陈公博在 《8 年来的回忆》中记载,新四军一直和日军相互交换物资,新四军的将领陈毅当时负伤,竟然是由日本宪兵护送到上海疗伤,共产党的代表公然住在沧州饭店内,汪精卫却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汪精卫政府组织苏北清乡,日本人提前通知新四军和八路军,导致无功而返。

陈功博是在汪精卫政权解散,自己被国民党收押时写下的这些内容。当时他已经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不仅放弃上诉,而且请求尽快执行。之所以把这些记录下来,不是为了轻判。而是为了给后人留下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潘汉年虽然见到了汪精卫,但从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恐怕汪精卫见潘汉年更多的是为了观察中共方面的态度。然而汪精卫政权下的特务组织 76 号的负责人李士群,反倒是跟中共之间是有合作的。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汪精卫政权跟中共合作,但是海外有些历史研究者依然怀疑两边也达成合作的原因。其实李士群是李士群,汪精卫政权是汪精卫政权。
李士群原本就是中共党员,虽然后来脱离中共。投入了国民党的怀抱,再后来又投到了汪精卫的麾下,但其实暗地里一直跟中共藕断丝连,长期保持合作。
其实说白了,跟随汪精卫去南京的,虽然有少数人确实打算跟他一样曲线报国。但是更多的也不过就是争权夺利之辈。潘汉年跟李士群合作,是希望推动中共跟汪精卫政权麾下的伪军停战,双方一起打国民党军队。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来日本投降,蒋介石顺利收复沦陷区一些没有被收编的伪军还在孜孜不倦地进行剿匪事业,也就是打中共。所以实际上中共跟汪精卫政权并没有达成合作,双方反而一直打生打死,两边的合作也就仅限于李士群等个别人。理清了抗战时中国最大的四方势力,蒋介石重庆政府、汪精卫南京政府、日军、中共,他们背后的勾结、交易和出卖,整个抗战的图景就变得清晰起来。
首先。导致中日全面开战的卢沟桥事变,这些年的研究证明应该是中共挑起来的。
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和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日本是战败国,战前的档案已经全部公开,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策划的阴谋毫无疑问,但卢沟桥事变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日本军人挑起来的。
日本方面对卢沟桥事变的记载是 1937 年7月7日晚,一个小队的日军在北京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日军小队长立即进行点名,发现少了一名士兵。日军小队长联想到刚才的枪声,以为这名士兵已经在刚才的枪声中被打死,于是小队长下令向中国军队进行开枪还击,造成了军事冲突。但不久那个失踪的士兵又回来了,说当时因为闹肚子去解手而没有赶上点名。
这些年的研究发现,卢沟桥事变应该是隐藏在。 29 军中的中共间谍首先向日军开枪而引发的。从动机上来看,共产党也最希望发动中日战争,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几个小时之后,就迅速发出了号召全国全面抗战的为日军进攻泸沟桥通电,以当时的通讯条件,而且还是发生在晚上,双方都还没有搞清楚情况的时候。
中共如果不是已经预知到了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是不太可能做出如此迅速反应的。延安是中共上世纪从 30 年代末到整个 40 年代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重要的军政目标比比皆是。一般说来,在战争环境下,这些目标需要隐蔽和保密,但延安却反其道而行之,经常公开举行各种大型活动,秧歌、腰鼓、戏剧、舞会。
大白天高调举行,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1939 年4月 13 日,延安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黄河大合唱,观众以千人来计,盛况空前,光是合唱队后来就增加到了 500 人之多。当年的5月 11 日,毛泽东还亲自观看鲁迅艺术学院的黄河大合唱,不但连声较好,而且单独接见冼星海,还特别送她一支美制的帕克金笔和一瓶帕克墨水。与此同时,很多女青年从敌后涌入到了延安。交际舞成为了延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个个感人的革命爱情故事在延安上演。
共产党的老干部纷纷掀起了离婚潮,军队司以上的干部离婚率高达多少呢?难以置信的数据, 80%。 40 岁的陈毅娶了 18 岁的张倩。22 岁的王定国 被组织安排给了 54 岁的 谢觉哉。19 岁的朱民嫁给了 50 多岁的 林伯渠。44 岁的刘伯承娶了 18 岁的 汪荣华。36 岁的罗荣桓娶了 23 岁的林月清。
毛泽东将长征时与他并肩作战的妻子贺子珍送往苏联长期养病。并在 1938 年 11 月与来自上海的女电影明星 24 岁的江青举行了结婚。集体换妻,而且好多年轻的女孩子是被逼着跟一个糟老头子结婚的。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人家手都摸到枪了,不答应小命都保不了。战功赫赫的老红军黄克功,求婚不成就连开两枪。杀害了陕北公学只有 16 岁的女学生刘倩,而且事后还大言不惭的反诬。刘氏狼心恶毒,玩弄革命军人,试问其他女孩子怕不怕?当强盗饱暖思淫欲时。吃相就是这么难看。中共这些人如果真是抗战,又怎么会有心思搞这些事情?只有在极其和平快活的情况下,才会集体思淫欲。
而当时的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则是另外一副惨绝人寰的景象。重庆在抗战前才 27 万人,抗战胜利后他已经 180 万人了。怎么来的?
就是从全国各地逃到大后方的。学校、工厂,什么都有。战前的重庆是农业社会,所以它的建筑主体不是砖头、石头,而是木材、竹子。我小时候在重庆,有的地方还能看到吊脚楼,都是竹子和木材做的。日军根据这个情报就专门针对性地使用了燃烧弹、爆炸弹。长期对重庆进行轰炸。
所以重庆在抗战中并不是什么后方热土,反而长期处于战火之中、恐慌之中。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从 1938 年 2 月 18 日起到一九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 5 年半的战略轰炸。 5 年间,日军对重庆实施了 218 次战略轰炸,出动飞机 9, 513 架次,空袭重庆及周边 200 多次,造成重庆死于轰炸者1万人以上,超过 17, 600 栋房屋被毁,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都被日军炸成了一片废墟。
为什么轰炸重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蒋介石在重庆,国民党中央在重庆,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军事委员会、国防最高委员会都在重庆,就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和战略中心。而西北地区像银川、西安等国民政府。控制的大城市都被日军轰炸过,周围还有二十几个像保安县一样的县级地区也被轰炸过,就唯独延安基本上没有被日军轰炸过。
而日本要轰炸延安太容易了,跨过黄河就是延安。相反,日本要轰炸重庆,难度是很大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且在湖北宜昌沦陷之前,日军想要轰炸重庆,要从武汉机场起飞,飞到重庆是一个很远的距离,而且重庆是个雾都,经常大雾弥漫。日军轰炸重庆自己也是有大量风险的。
但是就炸重庆,不炸延安,而且中共出卖的军事情报差点就让蒋介石送了命。让中国彻底沦丧于侵华日军之手。 1941 年8月间,日本第三飞行团团长 远藤三郎 得到机密情报,蒋介石将在黄山寓所 召开军事会议,他立刻制定了轰炸计划,命令第60战斗队执行。8月 30 日上午 11 点,远腾率机至汉口出发。下午 3点, 27 架轰炸机入侵重庆黄山山庄上空。远藤估计蒋介石正在山庄。便从 5, 500 米的高空投弹。炸弹下落时,蒋介石正在召开各战区的司令、长官以及参谋长最高军事会议,两名卫兵当场身亡, 4 名负伤。
这一次轰炸,蒋介石差点被炸死。根据蒋介石日记披露,他自己也是心有余悸,认为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其实类似的事情不只是 1941 年8月 30 号这一天发生,从抗战开始一直到抗战结束,蒋介石都受到日军针对他本人的轰炸。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统计,不低于 20 次,而且轰炸之前基本上都有关于他行踪的情报。
当时蒋介石如果被斩首,国民政府群龙无首,而且很多部队本来以前就是地方军阀部队,大家会立刻四分五裂,那整个中日战争就会按照日本的计划迅速得到解决,中国的现代史将彻底改写。问题来了,日军是如何获知蒋介石行踪的绝密情报?
要知道,蒋介石当时的行踪是绝密。最高军事会议的地点更是绝密中的绝密。大量证据显示,这就是中共提供给日军的。
中共串擢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迫使蒋介石放弃围剿中共军队。共产党宣布放弃暴力运动,放弃推翻国民政府,取消苏维埃政权,取消红军的名义和番号。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江南游击纵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反过来,国民党政府承认共产党的合法性,给中共提供军费和行政经费。这样不仅给了中共合法性,而且给了擅长情报站、宣传站的中共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机会。
尤其是情报站上面,因为国民政府有义务向中共分享军事情报。抗战的时候,周恩来长期在重庆,他以前曾经在黄埔军校任职。和国民党的上层从北伐开始关系就不一般。
尤其是国民党左派,比如跟宋庆龄、何湘林等人的关系非常好。从中共建设后,国民党左派基本上留在了中共政府里面,也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国民党左派。基本上也都是中共的耳目。
比如西安事变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地下党员刘鼎,就是经宋庆龄介绍的张学良身边的。
所以西安事变背后本身就有国民党左派的身影。再加上周恩来本来就是中共特科的创办人,此后多年也一直是中共整个情报系统的最高负责人,他在整个国民党中央里面埋下了大量的特务。
中共女特务沈安娜从 1935 年到 1949 年专门负责国民党中央全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国防最高委员会以及军政会议的速记。
曾经记录过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陈诚以及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机构的报告。国民党中央党部的纪要速记员居然是中共特务。等于国民党几乎所有重要会议的内容在中共眼里都是透明的。
担任国防部作战次长、掌握国民党调动军队大权的刘斐中将,也是中共地下党。国军这边被调动的军队,自己还不知道时。延安就已经得到了情报,李宗仁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的中校参谋杨德华也是中共特务。 1938 年开始,杨德华利用到汉口参加战区代表会等机会,几乎每月一次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向周恩来汇报第五战区所指挥的 50 万地方军的概况。
每隔两三个月送一次战区作战计划。最可笑的是,军统告诉了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件事,两人居然认为这是蒋介石想要削弱他们第五战区,也就是贵系军阀的实力。
李宗仁因此痛骂蒋介石挑拨离间,军统这边简直气得吐血。所以周恩来想要获得蒋介石行踪的情报来源太多了,当时的国民党几乎被中共渗透的跟筛子一样,几乎是透明的。
到了国共内战的时候,甚至连蒋介石的电话都被监听了。西安事变后,表面上中共成为了国民政府系统的一份子,每月还能够领到军费和行政费用,但其实依然是独立王国,而且依然在吞噬国民政府的地盘。皖南事变就是一个例子。皖南事变的真相是中共军队改编的新四军不听从国民党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一直专打国军,不打日军,甚至还攻击台儿庄大战的抗日主力国军韩德勤部,才造成被围歼的悲剧。
当年的大公报的报道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舆论哗然。皖南事变发生的时候,毛泽东曾经三次发电报给南方局的周恩来等人,要求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火速撤离重庆,并把所有的电报密码、人员名单全部销毁。显然,这个时候毛泽东是不惜与国民党决裂,发动内战的,所以如果能利用日军斩首蒋介石,对毛泽东来说是个巨大的军事胜利。
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日军侵华铁梯踏破中国的半壁江山,蒋介石的国军惨遭重创,中共却反而趁机崛起,毛泽东领导中共在后方迅速扩充力量,中共根据地和军队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抗战期间,中国形成日军控制城市,中共控制乡村、国民政府退守西南的三足鼎立局面。
到抗战结束,中共的正规军发展到了 132 万民兵 260 多万,根据地人口近1亿,这才有了和蒋介石争夺天下的资本。
回想抗战之前,中共不过3万残兵败将,逃到陕北,如果没有中日全面开战,早就被围剿了,又怎么会有中共偷偷躲在后方发展壮大的机会?根据中共外交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合作编辑的《毛泽东外交文选》等记述,毛泽东在中共建政后,也是多次感谢日军侵华,当年差一点成功斩首蒋介石的 远藤三郎,退役之后在 1957 年居然被主动邀请到中国访问,毛泽东亲自接见他,还赠送给他一幅齐白石的竹子国画。
正常来说,毛泽东应该连他名字都没有听过,居然会主动邀请他去中国。并且异国元首居然破例会见另一个前敌对国家的中级军官,如果不了解背后真相,会觉得太离奇了。实际上,毛泽东之前一直很想与侵华日军司令 岗村宁次 大将见面,中共建国之后邀请过 岗村宁次访华。但 岗村宁次那个时候已经与蒋介石建立了友谊,因此拒绝了毛泽东的邀请。
所以毛泽东只能退而求其次,邀请远藤三郎访华,而且也就是这次会见。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日本进攻中国这是好事情。 1961 年 1 月 24 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社会党议员黑田寿男等人时说。日本皇军过去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中国人民接受了教育。
如果没有日本的侵略,我们现在还在山里,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剧了。正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让我们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创造了胜利的条件。日本垄断资本和军阀给我们做了件好事。
如果需要感谢的话,我倒想感谢日本皇军侵略中国。
1964 年7月 10 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根山等人时说,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好教员,也可以说是大人大救星。
佐佐木再次表示,今天听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说法,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很抱歉。毛泽东再次接着说,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这一点我和你们有不同的意见。
1972 年中日建交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来华访问时向毛泽东道歉,对不起,我们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毛泽东说,不要对不起,你们有功啊。为啥有功呢?因为你们要不是发动了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共产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呢?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我们如何感谢你们?我们不要你们的战争赔偿。
据统计,从 1961 年到 1972 年中日建交的 11 年间,毛泽东在会见日本政要的多次讲话中,有一个主题是贯穿始终的,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对当年日本皇军侵略一直是心存感激之情的,毛泽东的话完全没有丝毫反讽的意思,他就是真心这样认为的。
毛泽东在世的时候绝口不提南京大屠杀,也没有庆祝过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当时的教科书上,也没有南京大屠杀。
不积极抗日不说,还要将屠杀中国人、强奸中国妇女以及占领中国土地的日军视为大恩人大救星。就因为没有日军的侵略,中共就做不了江山。站在毛泽东和日军共谋的事实来看,毛泽东不可思议的言行一下就变得合理起来了。
狡兔使走狗烹,为毛泽东效力的,比如潘汉年、袁殊、关露等人,后来大都。而当年入侵中国的日本皇军,却成为了毛泽东的座上客。历史的讽刺莫过于次。通过各方解密档案,都无疑地表明,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共勾结日军夹击抵御外辱的国军,在进行着一场彻头彻尾的卖国行径。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组织。
毛泽东才是抗战中的中国第一大汉奸,更可悲的是,这个汉奸集团最后居然取得了政权,亿万中国百姓陷入了地狱之中。日本战败后,将近 80 年过去了,原本在毛泽东时代基本上不会提及的中日战争,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政治需要,于是又被政府重新拎出来无视 日本其实不断道歉。并且日本是最大对华援助国的事实。在国际上不断要本正视历史,在国内重新鼓吹中日历史仇恨。
关于抗战的官方叙事,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突然摇身一变,重新成为了中共见证并巩固合法性的舆论支柱之一。
本来是一场溃败逃跑,被命名为长征,宣传为北上抗日。中共的敌后根据地和八路军则被描绘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中流支柱。
这正应的那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但是胜利者书写的却未必是真相。而在国际上,中共所有的好朋友都是哈马斯、塔利班这样的恐怖组织,或者是俄罗斯、朝鲜、伊朗这样的邪恶集权国家,一个建立在仇恨之上的卖国家,恐怖主义邪教组织,即便有天真的夺取了政权,如果不能彻底反思过往并进化为现代政党,无论如何粉饰自己,当他不忘初心时,骨子里的邪恶就会克制不住地表现出来。演都懒得演一下,谢谢大家。
防水图:
此贴由一本堂重新编辑:2025-05-01 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