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武术和兵法在实战中有多大用处?

| 人围观 |

我本英雄2025-07-02 17:39:22

读古代历史,有两个事儿,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第一个,中国人讲究武术,有各种武林门派,硬功柔术再加轻功,说起来,威力似乎大得不得了,如果按金庸的武侠小说,一个武林高手,一套降龙十八掌使出去,一排人都得倒下。即使现实中没有这样神奇,但会武术的人在冷兵器时代打仗有优势,应该不错吧。第二个,就是兵法,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开始,中国人的兵法可是源远流长,不绝于缕,历朝历代,兵书战策,成百上千。熟读兵法而且善于应用之人,指挥打仗,应该比不懂兵法的人强,似乎也没错。

然而,汉人长期跟北方游牧人打仗,游牧人没有文字,既不懂兵法,好像也不懂武术,但是,在冷兵器时代,汉人跟游牧人打仗,大抵上是败多胜少。最惨的是宋代,几乎打一仗败一仗,一百次里能有两次赢的,就已经很不错了。而武术在宋代,各大门派都成了气候,而兵书则特别的繁盛,说起来,留下来的兵书,就数宋朝多。

无疑,无论是兵法还是武术,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国粹,可是,从历史的经验上看,似乎国人对国人,兵法也好,武术也好,都有用。但是,一碰到根本不懂兵法和武术的游牧人,这两大国粹,就都失灵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了许久,想不明白。在古代,打仗是刀对刀,枪对枪的硬扛,会两下子,总比不会强,而古代不像现代,信息发达,比较透明,懂点兵法,似乎也该比不懂的占便宜。然而,碰上游牧人,一切都反过来了。

最后,我猜,可能是这样的,游牧人由于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但食物却是肉和奶,只要是活下来的,体力好,耐力好,反应灵活,而且耐饥渴,能吃苦,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也能抗下来。古代打仗,是个简单而且实在的事儿,原本不需要那么多花活。会点子花拳绣腿,武术招术,远不及人家朴实简单的应对管用,兵法更是如此,再多的诡计,碰上蛮的,一照面,几下子就被打垮,又有什么用?就跟现在的武林高手碰上散打的,你这边还拉开架势要摆招式呢,人家上来三拳两脚,就把你撂倒了。至于内功高手,甚至铁布衫金钟罩,真交手了,其实也都不管用,平时摆摆样子,走江湖唬唬人还行。大抵也就是街头卖艺的把戏,真的碰上能打的游牧人了,一切都是白费。

近代的军人,冯玉祥和他的部下,最讲究练习武术,但是,他们的大刀队,在实战中到底有多少用处,还真拿不出什么实证,也就是吹吹好听罢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