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神秘而影响深远的组织——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探析

| 人围观 |

斯蒂芬週2025-07-10 17:46:26


个人所好,对政史类内容比较感兴趣,今天对起源于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一个神秘而日常影响深远的组织做一个浅析。

埃及穆斯林兄弟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简称“兄弟会”)是埃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伊斯兰主义组织,成立于1928年,由哈桑·班纳创立。作为一个宗教、政治和社会运动,兄弟会以恢复伊斯兰教的核心地位、推动社会改革和建立基于伊斯兰法的国家为目标。

一、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
1. 成立与早期发展(1928-1952)

创立背景:兄弟会成立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埃及,哈桑·班纳在伊斯梅利亚创立该组织,旨在对抗西方文化和经济侵蚀,恢复伊斯兰价值观。他认为,伊斯兰社会的衰弱源于偏离宗教信仰,需通过宗教复兴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早期活动:初期,兄弟会以社会福利和宗教教育为核心,兴建清真寺、学校、医院等,吸引了大量中下阶层支持。到1940年代末,兄弟会成员估计达50万。
暴力与政治化:1930年代末,兄弟会开始政治化,成立“秘密机构”,参与反英活动,包括暗杀和破坏行动。1948年,其成员暗杀埃及总理马哈茂德·法赫米·努克拉希,班纳随后被政府暗杀报复。
2. 镇压与地下化(1952-2011)
纳赛尔时期(1952-1970):1952年自由军官运动推翻法鲁克国王,兄弟会初期支持革命,但因反对纳赛尔的世俗化政策而被镇压。1954年,一名兄弟会成员试图暗杀纳赛尔,导致组织被取缔,六名领导人被处决,数千人被监禁,包括重要思想家赛义德·库特布。库特布的着作《路标》(Signposts in the Road)成为现代逊尼派激进主义的理论基础。
萨达特与穆巴拉克时期(1970-2011):萨达特上台后,允许兄弟会以非暴力方式活动,以对抗左翼势力。1970年代,兄弟会正式放弃暴力,专注于社会服务和政治参与。尽管仍被官方禁止,兄弟会通过独立候选人参与议会选举,在1984年和2005年取得一定成功。
组织扩展:兄弟会在埃及以外的阿拉伯国家(如叙利亚、约旦、突尼斯)建立了分支,成为跨国性伊斯兰主义运动。其影响力还扩展到欧洲和北美,建立了如英国穆斯林协会等组织。
3. 阿拉伯之春与短暂执政(2011-2013)
2011年革命:阿拉伯之春推翻穆巴拉克政权后,兄弟会抓住机会合法化,成立自由与正义党(Freedom and Justice Party),在2011-2012年议会选举中赢得42%席位。其候选人穆罕默德·穆尔西在2012年当选总统,成为埃及首位民选总统。
执政挑战:穆尔西政府试图推动新宪法,强调伊斯兰法,但被世俗派和基督徒批评为过于保守,缺乏对女性和少数群体的保护。穆尔西的执政风格被指为“多数主义”,忽视反对派,导致社会分裂。2013年,塔马鲁德运动发起抗议,军方推翻穆尔西,兄弟会被再次取缔并定为恐怖组织。
4. 塞西镇压与流亡(2013至今)
严厉镇压:塞西政府对兄弟会实施系统性打压,数千成员被捕、监禁或处决,穆尔西于2019年在狱中去世。2013年拉巴广场清场行动导致数百人死亡,标志着镇压的高潮。
流亡与分裂:许多兄弟会成员流亡至土耳其、卡塔尔和英国,成立外部指导办公室。内部组织分裂为两派:以易卜拉欣·穆尼尔(Ibrahim Mounir)为首的温和派和以马哈茂德·侯赛因为首的保守派,围绕是否接受暴力策略产生分歧。
当前状态:兄弟会在埃及国内活动受限,影响力大幅下降,但通过流亡网络和媒体(如Rabea TV)维持一定反对声量。

二、核心理念与组织结构
1. 核心理念

伊斯兰复兴:兄弟会主张通过回归《古兰经》和圣训实现社会和政治的伊斯兰化,目标是建立基于伊斯兰法的国家,最终实现哈里发制。
渐进主义:兄弟会强调“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通过教育、慈善和政治参与逐步实现目标,区别于激进组织的暴力革命。
意识形态争议:尽管1970年代放弃暴力,兄弟会的意识形态仍受班纳和库特布的影响,存在模糊性。班纳曾表示在必要时使用“实际武力”,库特布的激进思想则为分裂派提供了暴力依据。
民主与自由的矛盾:兄弟会支持选举和议会政治,但其对女性权利、宗教自由和少数族群的立场常被批评为保守,与现代自由价值冲突。
2. 组织结构
层级结构:兄弟会采用金字塔式组织,最高决策机构为指导办公室,下设埃及舒拉委员会和地方分支。严格的纪律和服从文化使其具有高度凝聚力,但也导致组织僵化。
跨国网络:兄弟会在中东、欧洲和北美设有分支,但各分支独立运作,缺乏统一指挥。埃及兄弟会的影响力因镇压而减弱,突尼斯的复兴党等分支则更温和。
流亡领导:流亡成员(如马哈茂德·埃扎特、艾哈迈德·阿卜杜勒·拉赫曼)通过土耳其、卡塔尔和伦敦的媒体和网络维持组织活动,但内部权力斗争加剧。

三、主要活动与影响
1. 社会服务

兄弟会通过兴建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赢得了中下阶层的广泛支持,尤其在农村和贫困地区。这些服务填补了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空白。
影响:社会服务增强了兄弟会的草根支持,但也被批评为“收买人心”的政治策略。
2. 政治参与
兄弟会在1980年代和2000年代通过独立候选人参与议会选举,2005年赢得20%席位。2011-2012年,其政治影响力达到顶峰,但执政失败导致声誉受损。
影响:兄弟会展现了政治动员能力,但其保守政策和执政失误疏远了世俗派和少数群体。
3. 国际影响
兄弟会的意识形态影响了哈马斯(巴勒斯坦)、复兴党(突尼斯)等组织,成为全球伊斯兰主义运动的先锋。其欧洲分支通过清真寺和文化中心推广伊斯兰价值观,但被指与西方自由主义冲突。
与大国关系:
美国:美国与兄弟会的关系复杂,冷战期间视其为对抗苏联的盟友,但在反恐战争中对其持怀疑态度。特朗普曾考虑将其列为恐怖组织,但因法律和外交考量未实施。
土耳其与卡塔尔:两国为兄弟会提供庇护,支持其反塞西活动,但近期土耳其与埃及关系缓和可能限制兄弟会的活动空间。
沙特与阿联酋:两国视兄弟会为威胁,联合埃及将其列为恐怖组织,限制其区域影响力。
4. 暴力与分裂
尽管1970年代放弃暴力,2013年后部分成员因镇压而激进化,出现如Liwa al-Thawra和HASM的暴力分支,但主流兄弟会否认与之关联。
影响:暴力分支削弱了兄弟会的温和形象,可能进一步疏远国际支持。

综述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作为近百年的伊斯兰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社会福利组织到政治力量的转型,但其执政失败和后续镇压导致其陷入多重危机。尽管其在社会服务和国际网络方面仍有影响力,但内部分裂、外部孤立和意识形态争议限制了其发展。

最后还是老规矩,以前的某个大妹子给大佬们康康。

























随便看看